一
演员高以翔猝死,他的人生定格在35岁
11月27日,中国台湾演员高以翔凌晨录制综艺节目《追我吧》时猝死(官方的说法是心源性猝死),此事一经报导,随即引发全网群情激昂。
浙江卫视《追我吧》节目称:为了在追跑战中刺激嘉宾冲破自己的体能极限,节目中的挑战关卡设置也相当硬核,比如迷宫一般的巨型蜂巢,需要嘉宾在不断尝试中快速找到正确通关路线;平衡滚筒,则要求嘉宾在两个旋转的滚筒上迅速找到身体平衡点,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可见,追逃过程无不考验着嘉宾分配体能、快速判断、技巧运用以及相互配合的综合能力。该节目危险系数高,嘉宾参与难度及强度大,嘉宾的动作画面还被打上#危险动作请勿模仿#的标识。
与明星一起竞争的素人英雄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运动达人、跑酷达人,节目的难度,号称“连国家级运动员都难以应付”。
演员们也自发声讨,小演员们只敢怀念高以翔的“慢性子”好脾气,而圈中的两位大哥发言还有点份量,徐峥直指“直指节目的安全防范意识差,绝对要负责任”。
黄磊更在朋友圈里说“过度过险过激过劳都不应该被描绘为敬业努力用功拼博,而是应该被不断地提醒和否定”。
一张海报在娱乐圈人士的朋友圈中不断转发:“一个演员的意外死亡是全行业的悲哀,我提倡工作不超过12小时,重返片场之间不少于12小时,两餐之间不超过6小时,拒绝疲劳工作”。
这只说明了一件事:工作超过12小时、重返片场之间少于12小时、两餐之间超过6小时——疲劳工作已成为演员的常态。
艺人们的超高压生存状态,在中国演艺圈确实是长期存在的。
我知道很多歌手在进入演艺状态前都有辅助动作,比如跑跑跳跳,比如喝某种让自己兴奋的饮料,更有甚者还有药物,目的就是让自己提早进入极兴奋的状态让演出更精彩。
演艺工作带来的是一种的高峰体验:台下观众的期待,团队以你为核心的紧张运作,还有现场各种不可预知的刺激,会让艺人处于一种应激反应,分泌各种激素。一场演出如果顺利,到尾声时艺人会极嗨。在这个圈子里,为什么有人有戏瘾有人有上台瘾——因为这绝对是一种人类个体的高峰体验,你很难忘记。
张国荣大张期鼓地退出歌坛,但是仍然还是食言又开演唱会,就是一个佐证,试过高峰体验后,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是很难忘记的。
但想拥有这种高峰体验真的需要条件,首先就是体能要好。今年年初,我参加了腾讯的一档访谈类节目,在其中担任采访人,但是试过两次以后,我就辞了,因为我发现自己真的是普通人,完全承受不了幕前那种超高压的能力。在一个节目里,你又要当采访记者拿着麦采访,又要记得走位路线,又要记得灯光方位,又要跟嘉宾聊天并给出反应,又要想下一题问什么……一切还都不能出错,因为你一个人出错意味着全组人之前的功夫都白做。
这种压力是会让人窒息的,甚至中间有几秒钟,我觉得自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自此知道当艺人真是需要天赋,别的素质不说,绝对需要高体能高应激反应,一般人真还不能胜任。
艺人日思夜想出名,但出名之后压力更大,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圈子人类命运之不可预测——今年你是流量担当,明年就变成了小透明。人群的喜好是如此捉摸不定,小红靠拼大红靠命。作为艺人,最现实的打算只能是趁着自己还在吸引流量期,拼命曝光玩命挣钱。这种流量消化+自我消耗模式,已经成为业内演艺人员及其经纪团队的共识。“一闲下来,就觉得自己没有用了。”
这句话戳痛的绝不止演艺圈。
同理,对于影视机构演艺机构来说,既然单个明星的红利期如此之短,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手上的明星赚到更多的钱,就成了他们的KPI。
从前演员们老说,香港TVB是血汗工厂模式:一方面是底薪极低(TVB的基本艺员到现在也是一个月才有四千港币底薪),另一方面是为节省周期,摄制组几班同时开工,主要演员需要在不同的组别里穿插演出。
张卫健曾透露,自己在TVB的3500底薪维持了十年之久
周润发和刘德华都曾是肝炎携带者,实际上全行业都知道,这种肝炎完全是因为无休止的长年捱夜拍摄熬出来的。拍到凌晨2点回去睡两个钟头,4点又起来拍摄,是这许多年里演员的常态,当然,猝死现象并不少见,但大都是工作人员和小演员,残酷一点说,死了也就死了,新闻不报道粉丝不在意。而且因为签了合同,猝死也被归结为演员自己的身体原因。私下里,大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爆肝”,累到肝都爆了,你说多可怕。
据说《追我吧》也签了生死状,按合同似乎很难追究他们的责任。
“生死合同”模板
资本遂利,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利润,一个广告商或者一个投资人投资一个节目或一档影视剧,一般都要签好时间,如若节目组或剧组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部数,是要被罚钱的。这种模式,也造成机构拼命地压缩制作时间,也拼命地压缩演员的休息时间——当然,机构自己聘用的工作人员也同样如此。
我有一位朋友,在一个头部电视台主管宣传。一个很漂亮、很鲜活的妹子,三年以后相遇时,竟让我觉得她面目全非——头顶的头发已掉得差不多了,看上去特别可怕。
女明星也被拍到过发量减少的尴尬
长年熬通宵是她的生活常态,演员的各种问题、导演的各种要求,还有市场的反应和舆控的巨大压力,成为了她生活中必须应对的一部分。我不否认可能这个世界上确实有铁人。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干几年真正的高压工作之后都会激流勇退果断辞职,有些工作看上去很美,但真不是人干的。
以前,凤凰台有个金句叫“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畜生使”,且不论价值观念如何,它的确准确反映了这个机构真实的状态。很多电视台或者剧组的人甚至把这种无休止的通宵当成一种勤勉或者敬业的表现,发出来的朋友圈也半是抱怨半是炫耀。
让高以翔猝死的综艺节目《追我吧》不是第一个极限类节目,它只是这个市场众多同类节目中的一员。
为什么极限节目风行一时?有一种微妙的原因是,观众爱看。
我一个朋友曾经说过,他特别爱看演员们之间互相追打的那种考验体能极限的节目,“因为可以看到演员的真性情,在极限状态下他们再也无法装无法掩饰了,所以看得很开心”。
这种观影心理,和爱看暴力警匪电影是一致的。观众看到主人公处在极危状态下时,自己也会肾上素飚升,仿佛切身感受到某种刺激。只不过,电影可以假装,而极限类真人秀无法假装,一切都要硬桥硬马地上,所以危险系数更高,而这,也正是观众们觉得看得很‘燃’的原因。《追我吧》导演介绍产品时说:这是一档很‘燃’的节目”观众可以看到“追我家族”明星们最真实的一面,在规则至上的环境中,他们卸下明星光环,抛下“概念化”的荧幕形象,全身心地投入到节目竞技中,在紧张追跑中挑战身体极限,激发最本能的胜负欲与团队感。
而且,被喂饱的观众们需求还会继续升级,他们会嫌明星们还不够努力不够拼。比如前段时间,在一档阿雅参与的旅行类节目中,女明星杨颖因为来例假和前一天长期骑行而躺倒,网友们众口一词地狂轰她不敬业不努力。
Angelababy(杨颖)参加《奇遇人生》时,被吐槽全程精致妆容、遇到困难轻易放弃。但是节目导演回应说:这样的杨颖挺诚实的。“她没有刻意要改变什么人设,否则第二天拼死爬起来继续骑行,骑不动了摔倒在地爬不起来,大家就原谅她了呗。但她没有这样做,她的反应很正常很真实。”
回到高以翔事件的起点,有一个问题必须要问:为什么艺人们明知极限类综艺有危险,还是前赴后继地去呢?赚钱当然是一方面,几分钟十几钟就有几十万几百万的收入,在影视业无戏可拍无工可开的年代里,还有比这更好的去处么?
最重要的原因是:头部资源竞争的机会太激烈太难得了。
中国的头部的电视台头部的节目就只有那么几个,去了,拼了,可能让你一举成名再上热搜,紧接着名利双收。你不去?不要紧,自然会有人去顶替你。你不拼命?自然会有人比你拼命。在巨大的利益和巨大的竞争面前,大家都摆出了“以命相博”的态势。
你放眼去看,所有的头部资源行业,现在都处在“以命相博”的状态。
互联网行业的崛起就伴随着加班的常态化,996面前人人平等。你看,你们的爸爸说了,996是一种福报。
前几天,一位被网易辞退的员工发文声讨前东家,文章迅速达到十万+传播级数,因为他的控诉击中了许多人的痛点:五年长期加班、高强度工作却换来“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期却接到了自己要被辞退的消息,而且,公司选择首先不动用赔偿金,首先动用HR和保安。大厂员工如此,新媒体大号们也一样。前几年最火的公众号博主们,面对的也是一个高强度竞争的市场,保持日更、保持点击率,成为广告商衡量下单的重要KPI,许多年轻的博主不仅要保证内容日更的强度,还要出席各类活动,还要接各种拍摄视频的活儿,坚持几年下来,很多都得了忧郁症或者躁郁症,我听过最惊悚的压力发泄方式,是在办公室朝员工丢剪刀——这样的人,精神肯定已濒临崩溃了。
头部号博主们最常见的诉苦是:“今天又只睡了两小时就要去赶飞机了”。不过,相信读者们并不会对此有一丝触动,“你赚这么多钱,辛苦不是应该的么”。据说,如果一个人长期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必定小命难保。只不过,大家都在吃年轻饭,看不了那么远,都是抱着博命爆肝的心态在干活。你不拼,就会被淘汰啊。
淘宝主播是这两年的头部行业。作为一个主播,走红的第一个前提是要保证日播,最好每天能坚持六小时以上,要带妆在镜头前连说带比划加介绍产品六个小时,这真的是超人才能干下来的活。
最近受万人追捧的“口红一哥”李佳琦风头无两,战绩空前——4小时17分钟内,他连续推销了48样产品,那些面膜、粉底液、办公室小零食3000件、5000件地上架,几十秒内就被网友抢购一空。
白天他总是脸色苍白,说话时不住地打哈欠。一开镜头,整个人都变得兴奋起来。同时面对2台高清摄像机和3块屏幕,看不见观众的脸,只能监测在线数字“砰砰砰砰”往上跳,“没秒上”“面膜还有吗?”“今天发型好帅”,源源不断的评论在手机屏幕上飞速滚动,这让他产生一种触电般的快感。李佳琦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他担心第二天又被打回原形,下播后睡不着觉。他觉得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6小时马拉松”计划,每天播6小时,至少持续30天。
大家都在“拿命出来拼”,更可怕的是,把这种“拿命出来拼”当成一种榜样,一种英雄行为,一种炫耀,一种常态。
在机场播放的成功学录像里,我曾看到一个互联网投资人充满激情地说:比你聪明的人比你更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就是要自我升级,要人种变异,我们都要变成超级赛亚人!!
迭代,升级,更新……这些词曾经是用在系统上的,现在都用到了活人身上
并且成为焦虑经济和各种培训课程风行的源头
综艺节目《追我吧》导演的说法也非常有代表性,他把这种致命追跑视为人生常态:
“其实,我们的人生一直都在追逐和奔跑中。节目中设置的装置,体现出参与者遇到困难时的一种精神,你要走出这个装置,到下一个装置,遇到困难跌倒了,摔下去了,但是还要爬起来,继续再往前跑,你不跑,就会被后面的人‘干掉’,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生。”陆浩说。
是的,你不拼命跑,就会被人干掉,如果你拼命跑猝死了,那是你身体不行,这后面的逻辑是什么呢?非常简单,那就是钱比命重要,成功比命重要,强胜弱汰,这是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如果一个社会的高速发展要靠其中的人类用命来拼,那与绞肉机有何异?
社会现实,人生残酷,世界确实充满了丛林规则,也充满了强胜弱汰的鼓吹,这是现实。接受现实也许是必然是宿命,但歌颂这样的现实,歌颂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自我压榨美化成天选福报,身在其中,难免心寒。
人是自然之子,人是血肉之躯,不是可以无限升级的程序,强行鼓吹人需要不断自我升级才不会人间失格的理论背后,是文明社会孕育出来的精致的野蛮,光鲜的桌面之下,是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再往前走几步,就是法西斯的优良人种理论。
佛系青年,消极抵抗,只不过意味着退出头部资源区的搏杀……
阿兰·德波顿曾不无忧虑地写道:“十八世纪中期以来的物质进步的确令人瞩目,人类的舒适、财富、力量也都有了一日千里的提高,这一点彻底打击了我们原来悲观阅世的能力,决定性地削弱了我们保持清醒,知足感恩的能力,当一切变得如此飞速,你就无法再平心静心地估量,这样的生活还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个身高一米九二、身体看上去健康强韧、性格好脾气好、慢性子、外表帅得不了的演员,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死亡。这一桩猝死事件,不是这个高速运转时代的孤例,之前,创业人、媒体人、社畜都有过类似的遭遇,但因为这次的悲剧主角,是一个有着大众知名度的演员,所以,其造成的惊诧与悲叹一次又一次刷了屏,也揭开了这搏杀激烈的社会一角,逼着人们必须直面惨淡人生和淋漓的血。头部资源是命脉,速度是金钱,肉身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代价。
都说幸福生活要拼了命去获取,但如果你的筹码只有命怎么办。
大家一周阅读排行榜
1.流沙河 | 听到孩子们被迫背我的诗,我有种犯罪感
2.刘新宇 | 如果你的脸被嫁接到AV里,声音被用于诈骗电话,真实世界还存在吗
4.苗炜 | 多读一点儿书后,看到的山河有何不同
点击文末在看,帮喜欢的文章冲榜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